廣 州 儀 人 分 析

新冠疫情對儀器行業的影響!

2020年2月份,廣州剛復工時,我曾寫了篇文章 2020,我們會好嗎?


時間轉眼過了兩個多月,我們一起經歷了第一季度慘淡業績,也迎來了4月份的復蘇,那么2020年接下來會如何呢?新冠疫情對科學儀器行業的影響到底有多深呢?

非常感謝 科學儀器銷售雜談 葉寒的分享!



一、無法預測的影響
4月3日,我們曾經在公眾號做過一個小問卷,197人投票,第一季度業績完成不足10%的比例達到了48%,67%的人一季度業績完成不足30%。


第一季度新冠疫情強制給大家按了暫停鍵,經濟活動幾乎停滯,2月10日雜談曾經在文章中《科學儀器行業全面啟動線上辦公,影響幾何?》里樂觀評估:如果新冠疫情能夠在2月底之前得到有效控制,對科學儀器行業全年的影響會比較有限。
我們確實通過2個月的時間將新冠病毒疫情控制住了,本來以為可以歡呼雀躍,迎來各行各業的報復性消費,中國在2月底就開始啟動了全面復工復產。
但沒想到新冠病毒卻悄悄在美國和歐洲迎來了大爆發,并且發展到了失控的局面,一時間全球經濟發展被拖入了衰退和蕭條的深淵。新冠病毒全球累計確診255萬多,死亡17萬多。
報復性采購沒有如約而至,需求不足,生產受到壓制,買賣受到抑制,各行各業都面臨巨大的衰退危機。我們見證了美股歷史上的四次熔斷,見證了石油期貨跌到負值,見證了歐洲在應對新冠病毒上的佛系和為此付出的慘痛代價。此次疫情注定成為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轉折點。
國家統計局剛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一季度GDP增速同比-6.8%,這是自1992年以來,GDP增速首次出現季度性萎縮。新冠病毒對全球企業業績的影響無法估量。
需求端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制,作為供應端的科學儀器行業必然難逃一劫。
以藥企為例,第一季度重要醫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中虧損的數量達到了2238家,虧損比例為30.5%。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對醫藥行業帶來了直接影響:有史以來,臨床試驗被大規模叫停,大量生物制藥公司修改研發計劃,甚至暫停某些臨床試驗,資金鏈緊張之下,大量的非必要支出被削減或取消。
科學儀器行業的很多大型公司開始紛紛下調季度收入預期,并暫停披露更新2020年收入預期,這說明大家都不確定何時回歸正常,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何時結束。關于2020年科學儀器行業的全年業績,現在全都成了未知數。

二、中國制造的機會
但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進,中國已經率先迎來了各行各業的復蘇。所以進入4月后我們明顯覺得客戶詢價多起來了,采購項目多起來了,招標活動多起來了。
產業鏈的復蘇是一環緊扣一環的,第一季度確實讓很多客戶資金鏈緊張,復工復產后為了滿足基本的分析檢測的需求,仍然需要采購新設備,很多客戶紛紛縮減預算。
這個時候便宜成了王道!能用和好用之間,很多客戶無奈選擇了能用就行,畢竟真得沒有那么多錢買更貴的、更好的!另外客戶心里也心知肚明,有些儀器設備國產比進口的差距其實沒有那么大,在選擇品牌上更加務實、更看重性價比。
當前時期客戶采購的偏向性,可能會給國產儀器帶來一波發展的機會。國產儀器很多品牌輸在默默無聞上,品牌溢價太低,市場推廣不到位。很多進口廠家所謂的進口儀器很多是中國制造或者中國工廠貼牌,一樣的東西,不同的品牌,客戶的接受度卻截然不同,這就是品牌附加值的問題。在品牌打造上,國產儀器還需要培育客戶認知度和認可度。
國產儀器設備的另外一個機遇是,新冠疫情最先在我們這里爆發,也最早被控制住,我們的應對可以說是滿分交卷?,F在全球新冠病毒大爆發和流行已然不可避免,進口儀器的供應鏈勢必受到挑戰,目前進口儀器的貨期紛紛延長。而中國很多行業已經基本恢復,我們成了此次全球抗擊新冠病毒的供應鏈保障,除了緊缺的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儀器設備后續一定也會迎來機會。
當競爭對手都停工的時候,中國正開足馬力??蛻粲绣X,你還得保證有貨。所以國產儀器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都有機會。
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崛起反而會因為此次疫情得到加速發展,畢竟我們國家比任何時候都清醒的認識到,完備的產業鏈才能在突發事件中掌握主動性。這次疫情爆發,呼吸機產業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德國病死率遠遠低于意大利和法國,就是靠優秀的機械制造業和技術創新能力。
三、危機并存
危機并存,有危有機,雖然形勢確實不容樂觀,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仍然有些行業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機會。畢竟中國經濟的發展仍然是滾滾向前的,只是時間問題,國家政策傾斜和資金傾斜的領域就是業績爆發的增長點。
機會可能會在哪些行業呢?
  1. 生物安全
  2. 安防用品和耗材
  3. 核酸檢測相關儀器和耗材
  4.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5. 藥物研發、疫苗研發等
新冠疫情對你有哪些影響,歡迎留言討論!
也可以加入討論群,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