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 州 儀 人 分 析

醫療美容儀器出口趨勢:歐美成最大市場

  隨著“顏值年代”的降臨,全球醫療美容職業的商場規模日積月累。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使得儀器美容逐步替代簡單的手工美容,成為美容職業的開展趨勢。

  現在商場上的美容儀器主要分為專業醫療美容組織所運用的醫療美容儀器和個人消費者所運用的手持式家用美容儀,其中醫療美容儀器歸于醫療器械,職業準入壁壘高,商場監管相對嚴厲;而家用美容儀歸于小家電職業,現在缺乏相關的產品標準,商場監管相對寬松。

  醫療美容儀器閱歷多次更新換代,現在主要包含激光治療儀、射頻治療儀、吸脂系統等各類設備,被廣泛應用于公立醫院的皮膚科、整形科以及各類民營整形美容醫院和美容護膚會所。

  國內商場門檻高,進軍海外才有出路

  醫療美容儀器絕大部分歸于《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則的二、三類醫療器械,處理相關職業證書的時刻周期比較長。依據經驗,從廠家開端準備到獲得證書的時刻,一般需求9-10個月,這還不包含臨床試驗的時刻。依據產品的不同,臨床試驗3個月至一兩年都是有可能的。別的資金本錢也非常高,包含產品研發、系統建立、專利申報、出產許可請求在內的各項費用加起來需求數百萬元,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此外,因為職業開展起步晚,商場集中度不高,國內商場仍處于低價競賽階段,廠商之間互相抄襲、仿照現象較為嚴重,不僅影響了企業的贏利收入,同時也影響了整個醫療美容器械職業的開展。



51.png


  興旺國家醫療美容需求大,產品認證是出口的最大應戰

  現在,全球美容儀器商場以歐美日韓等興旺國家較為活潑,這些國家經濟開展水平較高,人們日子消費能力強,醫療美容產業興旺,無論專業醫療美容設備仍是家用美容儀器的產品功能都處于較高的水平。

  而美國則是醫療美容職業起步最早、全球商場規模最大的國家。依據ISAPS的數據,2017年全球醫療美容共2350萬例,美國近400萬例,占全球的17%;全球職業整形外科醫生共40277人,美國6133人,占到其中的15.2%。兩項數據均高居國際第一位。

  歐美國家商場需求巨大,產業開展成熟,是全球各大醫療美容儀器企業的主攻商場。但是因為醫療美容儀器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手術效果,所以歐美國家對產品的出口認證要求極為嚴厲。中美貿易戰的納稅清單現在暫未觸及醫療美容儀器產品,所以對出口美國商場的影響并不大,而產品的認證和清關才是醫療美容儀器出口中面對的最大困難和應戰。

  現在歐盟CE認證和美國FDA認證是國際上最嚴苛的認證,此外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認證要求,比方出口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要做GOST認證,出口巴西要做ANVISA認證,而像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認證要求就沒有那么嚴厲。

  歐美醫療美容產業更成熟,高端設備受青睞

  歐美國家的醫療美容職業集中度高,多為連鎖門店運營,在途徑和服務系統方面都非常成熟。開展中國家醫療美容商場潛在空間較大,但現在醫療美容儀器的滲透率較低,在全球商場處于中低端水平。相對來講,歐美客戶收購傳統的高端醫療美容設備居多,而東南亞客戶對美容護膚的需求更大,比較偏愛中低端產品。

  歐美消費者的消費認識比較成熟,他們尋求高端的服務,特別考究舒適度,而且消費者更多是通過醫生口碑、醫院品牌等信息選擇服務組織。主要消費群體是美容需求更強烈、消費能力更強的成熟女性。

  而東南亞商場主要以年輕消費群體為主,更加重視個性化消費的習氣。例如,近年來,熱衷于紋身的越南年輕人數量大幅添加,不少人更喜歡在眉毛和嘴唇上紋身。不過,當他們年紀漸長,很多人急于去除紋身,使得紋身去除設備成為熱銷產品。

  別的從美容組織的視點來剖析,歐美國家的美容組織以公立或私立大型醫院為主,綜合實力微弱,整形手術占醫療美容事例的比重高,例如美國的微整形手術非常盛行,已經占到全球微整形手術總數的50.58%。而東南亞國家美容組織的數量盡管也不少,但絕大多數都是小型私人美容院,從業人員多數未獲得相關證書或執照,運營項目也主要是皮膚保養、按摩、指甲美妝、頭發保養等非手術項目。